关于建筑布局和功能指什么,什么是建筑布局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今天小六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建筑的平面布局是决定一座建筑、一组建筑、一群建筑,甚至一个村镇、一个城市形制的重要因素。
2、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基本上有两种平面布局的方式。
3、一种是庄严雄伟,整齐对称,一种是曲折变化,灵活多样。
4、举凡帝王的京都、皇宫、坛庙、陵寝,官府的衙署厅堂、王府、宅第,宗教的寺院、宫观以及祠堂、会馆等等,大都是采取前一种形式。
5、其平面布局的特点是有一条明显的中轴线,在中轴线上布置主要的建筑物,在中轴线的两旁布置陪衬的建筑物。
6、这种布局主次分明,左右对称。
7、以北京的寺庙为例,在它的中轴线上最前有影壁或牌楼,然后是山门,山门以内有前殿、其后为大殿 (或称大雄宝殿),再后为后殿及藏经楼等。
8、在中轴线的两旁布置陪衬的建筑,整齐划一,两相对称,如山门的两边有旁门,大殿的两旁有配殿,其余殿楼的两旁有廊庑、配殿等等。
9、工匠们运用了烘云托月,绿叶托红花等手法,衬托出主要建筑的庄严雄伟。
10、这类建筑,不论建筑物的多少、建筑群的大小,一般都采用此种布局手法。
11、从一门一殿到两进、三进以至九重宫阙,庞大帝京都是这样的规律。
12、这种庄严雄伟、整齐对称、以陪衬为主的方式完全满足了统治者和神佛教义对于礼敬崇高、庄严肃穆的需要,所以几千年来一直相传 沿袭,并且逐步加以完善。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