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滔滔不绝释义】“滔滔不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人说话连续不断、话语丰富、语速快且内容多。这个成语不仅在日常交流中频繁出现,在文学作品、演讲、写作中也常常被引用。
下面是对“滔滔不绝”的详细释义和相关信息的总结:
一、成语释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滔滔不绝 |
拼音 | tāo tāo bù jué |
出处 | 《孟子·尽心上》:“其言也,滔滔乎不可及也。” |
本义 | 形容水流奔涌不止,比喻说话或写文章时语句连贯、内容丰富、持续不断。 |
引申义 | 形容人讲话不停,内容多而流畅,有时带有贬义(如说话无重点、啰嗦)。 |
用法 | 多用于描述人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可用于书面语中。 |
近义词 | 娓娓道来、口若悬河、喋喋不休、口齿伶俐 |
反义词 | 三言两语、简明扼要、沉默寡言、语焉不详 |
二、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日常对话 | 他一谈起自己的经历就滔滔不绝,让人听得很入迷。 |
演讲场合 | 主持人讲话滔滔不绝,台下观众听得津津有味。 |
写作表达 | 作者在书中描写景色时,语言流畅,滔滔不绝,令人身临其境。 |
贬义用法 | 他总是滔滔不绝地讲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让人感到烦躁。 |
三、注意事项
1. 语气把握:根据上下文决定是褒义还是贬义,避免误解。
2. 搭配使用:常与“说”、“讲”、“谈”等动词搭配,如“滔滔不绝地说”。
3. 适用对象:可用于描述人或文章,但不宜滥用,以免显得重复或啰嗦。
四、总结
“滔滔不绝”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既表达了语言的连贯性和丰富性,也反映了说话者的表达能力和情绪状态。在使用时需结合具体语境,合理运用,才能更好地传达意思并增强语言的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