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养天年什么意思】“颐养天年”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人到了老年,过上安逸、舒适的生活,享受晚年时光。这个词语蕴含着对老年人健康、平安、幸福生活的美好祝愿。
一、
“颐养天年”出自《左传》:“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后人引申为人在年老时,应安享晚年,不再追求功名利禄,而是注重身体和心灵的修养。
该成语强调的是“安度晚年”,通常用于表达对长辈的祝福或描述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它不仅包含物质上的富足,更强调精神上的满足与安宁。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颐养天年 |
拼音 | yí yǎng tiān nián |
出处 | 《左传》(后人引申) |
含义 | 指人到老年时,安享生活,不操劳,不奔波,过上安稳、舒适的日子。 |
用法 | 多用于祝福或描述老年人的理想生活状态,也可用于劝诫他人知足常乐。 |
近义词 | 安享晚年、乐享余年、颐指气使(注:后者含贬义,需注意使用场景) |
反义词 | 劳碌一生、奔波终日、不得善终 |
常见搭配 | 颐养天年,福寿安康;颐养天年,无病无灾 |
使用场景 | 节日祝福、家庭聚会、老人寿宴、文学作品中描写老年人生活等 |
三、延伸理解
“颐养天年”不仅仅是一种生活状态,更是一种人生智慧。它提醒人们,在人生的后期阶段,应放下过去的执念,关注身心健康,享受简单而宁静的生活。这种理念在现代社会中尤为重要,尤其是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中,更需要学会适时“放慢脚步”,为自己创造一个舒适、安详的晚年。
总之,“颐养天年”是中华文化中对老年人生活的一种美好期许,体现了尊重长者、重视家庭和谐的传统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