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穷秋塞草腓】一、
“大漠穷秋塞草腓”出自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从军行》,描绘了边塞秋日的荒凉景象。其中,“大漠”指广袤无垠的沙漠,“穷秋”意为深秋,天气转寒;“塞草腓”则形容边塞的草木枯萎凋零。整句诗通过自然环境的描写,烘托出戍边将士的艰苦与孤寂,也体现了边塞诗特有的苍凉与悲壮。
本句诗不仅展现了唐代边塞风光的真实写照,也反映了当时战争频繁、将士戍边的艰辛生活。它不仅是文学作品中的经典意象,也是后人对边塞文化、历史背景的重要参考。
二、信息表格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唐代诗人王昌龄《从军行》 |
原句 | 大漠穷秋塞草腓 |
字面意思 | 广袤的沙漠中,深秋时节,边塞的草木已经枯萎 |
情感基调 | 苍凉、悲壮、孤寂 |
表现主题 | 边塞风光、将士戍边、战争艰辛 |
文学价值 | 典型的边塞诗意象,展现唐代边塞文化的风貌 |
历史背景 | 唐代边疆战事频繁,将士常年驻守边关 |
艺术手法 | 景物描写为主,借景抒情,渲染氛围 |
影响 | 成为后世边塞诗创作的经典意象之一 |
三、结语
“大漠穷秋塞草腓”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生动描绘,更是对边塞生活的深刻反映。它让我们在欣赏古诗之美时,也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人性的坚韧。这句诗虽简短,却蕴含深远,是中华古典文学中不可多得的佳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