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识问答 >

太常引建康原文及翻译

2025-09-27 11:42:01

问题描述:

太常引建康原文及翻译,这个问题到底怎么解?求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7 11:42:01

太常引建康原文及翻译】一、

《太常引·建康》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作品,属于豪放派风格。该词通过描绘建康(今南京)的秋景与历史沧桑,抒发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壮志难酬的感慨。全词情感深沉,意境开阔,语言凝练,体现了辛弃疾一贯的爱国情怀与忧国忧民的思想。

本文将从原文、译文、艺术特色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呈现,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首词的内涵与价值。

二、原文及翻译对照表

原文 白话翻译
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 抬头望向西方的浮云,心中渴望能有一把长剑,劈开万里长空。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作。 《太常引》:在建康中秋之夜所作。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借助风力飞上天空,穿越万里长空,俯瞰祖国山河。
灞桥风雪,长安箫鼓,多少英雄泪。 曾经的灞桥风雪、长安箫鼓,多少英雄为之洒下泪水。
试问中年,饮酒赋诗,犹似少年时? 试问如今的我,饮酒赋诗,是否还像少年时一样意气风发?
月光如水,照见人间,照见心头。 月光如流水般倾泻,照亮人间,也照亮心中的情感。

三、艺术特色分析

1. 豪放风格:辛弃疾以豪迈的笔触描写自然景象,展现出强烈的个人情感与家国情怀。

2. 历史联想:通过“灞桥风雪”“长安箫鼓”等典故,引发对历史兴亡的思考。

3. 借景抒情:借助中秋明月、万里长空等意象,表达对国家未来的忧虑与希望。

4. 语言凝练:词句简洁有力,富有节奏感,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四、结语

《太常引·建康》不仅是一首写景之作,更是一首寄托情怀、抒发壮志的佳作。它展现了辛弃疾作为一位爱国词人的胸襟与抱负,同时也反映了南宋时期士大夫阶层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与思索。通过本篇内容的整理与解析,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首词的历史背景与文学价值。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