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侯与虞人期猎翻译】一、
《文侯与虞人期猎》是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的一则寓言故事,讲述了魏文侯与管理山林的官员(虞人)约定打猎,但因天降大雨而未能赴约。然而,魏文侯仍然坚持履行承诺,亲自前往现场,即使风雨交加也不失信于人。这则故事体现了古人对“诚信”这一美德的高度重视,也反映了领导者以身作则、言出必行的重要性。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
- 诚信为立国之本:即使是君主,也要遵守诺言。
- 言行一致:一个人的信誉建立在日常行为中。
- 责任与担当:作为领导者,更应注重自身的行为示范作用。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魏文侯与虞人期猎。 | 魏文侯与管理山林的官员约定一起打猎。 |
期日出,明日,日出而不至,虞人请诸文侯。 | 约定在第二天早晨出发,但到了第二天早晨,魏文侯没有来,虞人便向魏文侯询问原因。 |
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往乎?” | 魏文侯说:“我与虞人约定打猎,虽然现在很愉快,难道可以不去吗?” |
于是往,身自罢之。 | 于是他前去,亲自取消了这次狩猎。 |
虞人不至,文侯亦不至。 | 虞人没有来,魏文侯也没有去。 |
天雨,左右曰:“不若已。” | 天下起了雨,身边的人说:“不如算了吧。” |
文侯曰:“与人期猎,不能失其信。” | 魏文侯说:“与人约定打猎,不能失信。” |
遂往,身自谢之。 | 于是他去了,亲自向虞人道歉。 |
三、总结与启示
这则故事虽然简短,但却蕴含深刻的道理。它告诉我们:
- 守信是一种美德,无论身份高低,都应该重视承诺。
- 领导者应以身作则,在小事中体现诚信,才能赢得百姓的信任。
- 行动胜于言语,真正的诚信不是口头上的承诺,而是实际行动中的坚守。
在现代社会,诚信依然是人际交往和职业发展的基石。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都应当以此为准则,树立良好的信誉形象。
如需进一步分析该故事在现代管理或教育中的应用,也可继续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