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识问答 >

睚眦之怨国语辞典

2025-10-16 14:46:59

问题描述:

睚眦之怨国语辞典,急!求解答,求此刻有回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16 14:46:59

睚眦之怨国语辞典】“睚眦之怨”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国语·晋语》。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因极小的仇恨而引发严重的后果,强调即使是一点点的怨恨,也可能导致巨大的冲突或灾难。

一、成语释义

项目 内容
成语名称 睚眦之怨
出处 《国语·晋语》
本义 睚眦:指眼眶,比喻极小的仇怨。
引申义 指因微小的怨恨而引发大的矛盾或冲突。
用法 多用于书面语,表示对小怨酿大祸的警示。
近义词 积怨成仇、小隙酿祸
反义词 宽宏大量、以德报怨

二、历史背景与出处解析

“睚眦之怨”最早见于《国语·晋语》,原文为:“人有小过,不加责备,是谓宽仁;人有大恶,不加诛罚,是谓失刑。夫子曰:‘小怨不赦,大怨不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对于小的过错不应轻易放过,否则可能酿成大祸;而对于大的罪行,也不应轻易宽恕,否则会失去公正。

后来,“睚眦之怨”逐渐演变为一个独立的成语,用来形容因为一点小事而结下的深仇大恨,最终导致严重后果。

三、现代应用与常见语境

在现代汉语中,“睚眦之怨”多用于描述因小摩擦引发的严重冲突,尤其在文学作品、新闻报道或日常生活中,用来提醒人们要宽容待人,避免因小失大。

例如:

- “两人因一句玩笑话结下睚眦之怨,最终闹上法庭。”

- “历史上很多战争,都是由一些睚眦之怨引发的。”

四、总结

“睚眦之怨”是一个富有哲理的成语,强调了人际关系中“小怨不可轻视”的重要性。它不仅体现了古代智慧,也对现代社会的人际交往具有现实意义。

通过了解这一成语的来源、含义和用法,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并在日常生活中更加谨慎地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关键词:睚眦之怨、国语辞典、成语释义、历史出处、现代应用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