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识问答 >

以逸待劳的典故

2025-10-17 12:07:25

问题描述:

以逸待劳的典故,求解答求解答,求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17 12:07:25

以逸待劳的典故】“以逸待劳”是中国古代军事策略中非常经典的一个成语,出自《孙子兵法》。其含义是指在战争或竞争中,通过保持己方的体力和精力,等待对方疲惫时再发起攻击,从而取得胜利。这一策略强调的是主动控制节奏、掌握主动权,而不是盲目地与敌人硬拼。

历史上,“以逸待劳”的战略思想被多次成功运用,尤其在冷兵器时代,对战局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以下是一些典型的例子:

一、历史典故总结

典故名称 出处 背景 策略要点 结果
赤壁之战(三国) 《三国志》 曹操率大军南下,孙刘联军面对强敌,采取火攻并利用地形优势 以少胜多,借风势火攻,使曹军疲于奔命 联军大胜,奠定三国鼎立局面
汉高祖刘邦守关中 《史记·高祖本纪》 刘邦占据关中,避免与项羽正面冲突,积蓄力量 以逸待劳,养精蓄锐,等待时机 最终击败项羽,建立汉朝
韩信背水一战 《史记·淮阴侯列传》 韩信率军背水而战,激发士兵斗志,反败为胜 表面看似被动,实则以奇制胜 大破赵军,奠定其军事地位
岳飞抗金 《宋史·岳飞传》 岳飞主张以守为攻,避免与金军正面交锋 利用地理优势,保存实力 成功收复失地,但最终被秦桧所害

二、现代应用

“以逸待劳”的思想不仅适用于古代战争,在现代社会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如商业竞争、体育比赛、项目管理等。例如:

- 商业竞争:企业在市场尚未成熟时,不急于扩张,而是积累资源和品牌影响力,等待最佳时机出击。

- 体育竞技:运动员在比赛中合理安排体能,避免过早消耗,以便在关键时刻发力。

- 职场管理:管理者通过合理分配任务,让团队成员保持高效状态,避免疲劳作战。

三、总结

“以逸待劳”是一种智慧型的策略,强调的是耐心、冷静与长远眼光。它不仅仅是一种战术选择,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在面对压力和挑战时,懂得适时休息、积蓄力量,往往比盲目冲锋更为有效。

无论是古代战场还是现代生活,掌握“以逸待劳”的智慧,都能帮助我们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赢得最终的胜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