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肢假肢中肌电式的假手信号采集肌肉都有哪些】在上肢假肢技术中,肌电式假手是一种通过检测用户残肢处的肌肉电信号来控制假手动作的装置。这种技术依赖于对特定肌肉群的信号采集与分析,从而实现对假手的精准控制。为了提高假手的操控性与自然度,选择合适的肌肉作为信号来源至关重要。
以下是常见的用于肌电式假手信号采集的主要肌肉群:
| 肌肉名称 | 所属部位 | 功能作用 | 采集方式 |
| 肱二头肌 | 上臂前侧 | 屈肘、前臂旋后 | 表面电极贴片 |
| 肱三头肌 | 上臂后侧 | 伸肘 | 表面电极贴片 |
| 肘肌 | 前臂近端 | 协助伸肘 | 表面电极贴片 |
| 桡侧腕短肌 | 前臂外侧 | 手腕屈曲与外展 | 表面电极贴片 |
| 尺侧腕屈肌 | 前臂内侧 | 手腕屈曲与内收 | 表面电极贴片 |
| 指浅屈肌 | 前臂中部 | 掌指关节屈曲 | 表面电极贴片 |
| 指深屈肌 | 前臂深层 | 近端指间关节屈曲 | 针电极(部分情况) |
| 背阔肌 | 背部 | 助力手臂内收、旋转 | 表面电极贴片 |
| 斜方肌 | 肩部 | 控制肩胛骨运动 | 表面电极贴片 |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类型的假肢系统可能会根据用户的肢体结构和使用需求,选择不同的肌肉作为信号源。例如,对于截肢位置较高的患者,可能需要更多依赖肩部或背部肌肉;而对于前臂截肢者,则主要关注前臂及上臂的肌肉。
此外,肌电信号的采集不仅取决于肌肉的选择,还受到电极类型、放置位置、信号处理算法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医生和工程师通常会结合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信号采集方案设计。
总结来说,肌电式假手的信号采集主要依赖于上肢多个关键肌肉群,合理选择和配置这些肌肉,能够显著提升假手的控制精度与使用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