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生取义的意思是什么】“舍生取义”是一个源自《孟子·告子上》的经典成语,意思是:在生命与道义之间,选择道义而放弃生命。这句话体现了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对“义”的高度重视,强调为了正义、道德或理想,可以牺牲个人的生命。
一、
“舍生取义”最早出自《孟子·告子上》,原文为:“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意思是:生命是我想要的,道义也是我想要的。如果两者不能同时得到,那就舍弃生命而选择道义。
这一理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深远影响,常被用来赞扬那些为了国家、民族、信仰或正义事业而英勇献身的人。例如文天祥、岳飞等历史人物,都是“舍生取义”的典型代表。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说明 |
出处 | 《孟子·告子上》 |
原文 |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
含义 | 在生命和道义之间,选择道义而放弃生命。 |
文化背景 | 儒家思想中的重要价值观,强调“义”高于“生”。 |
典型例子 | 文天祥、岳飞、革命烈士等为国家、民族、信仰而牺牲生命的英雄人物。 |
现代意义 | 鼓励人们坚守原则、信念和道德,面对困境时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赞美或评价那些为正义、理想、信仰而牺牲的人。 |
三、结语
“舍生取义”不仅是古代士人精神的体现,更是现代人面对人生抉择时的一种道德指引。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不应忘记内心的道义与责任。在当今社会,这种精神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