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识问答 >

史记货殖列传原文及翻译

2025-09-24 10:26:30

问题描述:

史记货殖列传原文及翻译,这个问题到底啥解法?求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4 10:26:30

史记货殖列传原文及翻译】《史记·货殖列传》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著《史记》中的一篇,主要记录了古代商业活动、经济人物及其对社会的影响。该篇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也体现了司马迁对经济与人性关系的深刻思考。

一、

《货殖列传》以“货殖”即经营谋利为核心,记载了从春秋战国至汉代的商人、富贾、手工业者等经济人物的事迹。司马迁认为,财富的积累是自然规律的一部分,不应一味贬低商人的地位。他肯定了商业活动的正当性,并指出:“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句话生动地揭示了人类追求利益的普遍心理。

此外,《货殖列传》还介绍了各地的物产、风俗、市场情况,展现了古代中国各地经济发展的差异与联系。司马迁通过这些记载,表达了他对经济现象的观察与分析,以及对国家治理中经济政策的思考。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翻译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天下的人们纷纷扰扰,都是为了利益而来;天下的人们奔走忙碌,都是为了利益而往。
“人富而仁义不足,故以义矫之;人贫而礼让不足,故以礼教之。” 人富裕了,仁义不够,所以用义来纠正;人贫穷了,礼让不够,所以用礼来教导。
“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 千辆兵车的国君,万户封地的侯爵,百户人家的诸侯,尚且担心贫穷,更何况普通百姓呢?
“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 农业不生产,就会缺乏粮食;手工业不生产,就会缺乏器物;商业不流通,就会导致物资断绝;资源不开发,就会导致财源枯竭。
“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 所以高明的人顺应自然,次一等的是引导利益,再次一等的是进行教育,再其次的是加以规范,最差的是与民争利。

三、结语

《史记·货殖列传》不仅是对古代经济活动的记录,更是对人性、社会秩序和国家治理的深刻反思。司马迁以客观的态度看待商业与财富,打破了传统儒家对商人的偏见,展现出一种更贴近现实的历史观。这篇文章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尤其是在探讨市场经济、个人利益与社会责任的关系时,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