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耻下问的意思】“不耻下问”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出自《论语·公冶长》:“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后人引申为“不耻下问”,意思是不以向地位、学问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羞耻。这个成语强调的是虚心求教、谦逊好学的态度。
一、成语释义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不耻下问 |
| 出处 | 《论语·公冶长》 |
| 字面意思 | 不以向地位或学识较低的人请教为耻 |
| 引申含义 | 虚心学习、不骄傲自满、尊重他人 |
| 使用场景 | 用于形容一个人谦虚好学、乐于请教他人 |
| 常见搭配 | “不耻下问,终有所获”、“不耻下问,方能进步” |
二、成语详解
“不耻下问”强调的是一种开放和谦逊的学习态度。在古代,社会等级观念较强,人们往往认为向比自己地位低的人请教是丢脸的事情。但孔子提倡的“有道则正”,鼓励人们无论对方身份如何,只要对方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就应该虚心请教。
这种精神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现代社会中,知识更新迅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长和经验,只有保持谦逊,才能不断进步。因此,“不耻下问”不仅是对个人修养的要求,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
三、使用建议
1. 适用对象:适用于任何愿意学习、提升自我的人。
2. 语气场合:可用于正式或非正式场合,表达对他人的尊敬与自身谦逊的态度。
3. 常见误用:有人误以为“不耻下问”仅指向老师请教,实际上它更强调“不以请教为耻”,不论对方是谁。
四、拓展理解
| 拓展内容 | 说明 |
| 近义词 | 虚心求教、不骄不躁 |
| 反义词 | 妄自尊大、骄傲自满 |
| 现代应用 | 在职场、学习、生活中,积极向他人请教,有助于快速成长 |
| 文化影响 | 成为中华文化中推崇的一种学习美德 |
五、结语
“不耻下问”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知识和成长的道路上,保持谦逊和开放的心态至关重要。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请教,才能不断进步,实现自我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