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过且过的意思是什么】“得过且过”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一种对生活或工作态度较为消极、不求上进的心态。它强调的是一种随遇而安、不思进取的生活方式,通常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
一、词语解析
| 词语 | 得过且过 |
| 拼音 | dé guò qiě guò |
| 出处 | 《明史·王廷传》:“人主好恶,未易测也,得过且过。” |
| 释义 | 指人在面对困难或压力时,采取一种不积极应对、能混就混的态度,只求暂时过得去,不追求长远发展。 |
| 近义词 | 混日子、敷衍了事、得过且过、随波逐流 |
| 反义词 | 奋发图强、积极进取、努力拼搏、精益求精 |
二、使用场景
“得过且过”多用于描述人在工作、学习或生活中缺乏动力和目标,常常表现出以下行为:
- 工作中不主动承担责任,只完成基本任务;
- 学习上缺乏主动性,只是为了应付考试;
- 生活中没有明确规划,随遇而安;
- 面对问题时选择逃避而不是解决。
三、语义分析
该成语的结构是“得过”与“且过”的组合,意思是“只要能过去就算了”。它表达了一种对现实的妥协和对未来的漠视,是一种消极的生活态度。
在现代语境中,“得过且过”往往带有批评意味,常被用来劝诫他人要树立目标、积极进取。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理解为一种“知足常乐”的生活哲学,不过这种解读并不常见。
四、总结
“得过且过”是一个具有明显情感色彩的成语,主要用来形容一种不求上进、随波逐流的生活态度。虽然在某些情境下可以理解为一种淡泊名利的表现,但总体而言,它更倾向于批评那些缺乏责任感和进取心的人。在实际生活中,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才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关键。
结语:
“得过且过”虽是一种生活状态,但不应成为人生的目标。只有不断努力、追求进步,才能真正掌控自己的人生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