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识问答 >

民为贵章原文及翻译

2025-09-11 21:31:20

问题描述:

民为贵章原文及翻译,快急哭了,求给个思路吧!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1 21:31:20

民为贵章原文及翻译】在《孟子》一书中,“民为贵章”是其中非常著名的一篇,集中体现了孟子“民本思想”的核心理念。该章强调了人民的重要性,认为国家的稳定和统治者的合法性都建立在民众的支持之上。以下是对“民为贵章”原文及其翻译的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进行清晰展示。

一、

“民为贵章”出自《孟子·尽心下》,主要阐述了孟子关于治国之道的观点。他认为,天子、社稷、百姓三者中,百姓是最为重要的。国家的兴衰与百姓的福祉息息相关,统治者应以民为本,关心民生,才能获得长久的政权稳固。这一思想对后世的政治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重要源头。

二、原文及翻译对照表

原文 翻译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百姓最为重要,国家其次,君主最轻。
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以为诸侯,得乎诸侯以为大夫。 所以,得到百姓拥护的人成为天子,得到天子信任的人成为诸侯,得到诸侯信任的人成为大夫。
诸侯危社稷,则变置。 如果诸侯危害国家,就应当更换。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祭祀用的玉器和丝帛不敢虚报,一定要诚实。
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听说杀了暴君纣,没有听说是弑君。

三、思想内涵简析

“民为贵章”强调了“民本”思想的核心地位。孟子认为,国家的根基在于人民,若失去民心,国家便无法长治久安。他反对专制暴政,主张统治者应以仁德治国,关注民生疾苦,这样才能赢得人民的支持,实现真正的安定。

此外,文中提到“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表明孟子并不支持无理的弑君行为,而是强调只有当君主残暴、祸害百姓时,才可以视其为“独夫”,从而加以讨伐。这种观点在当时具有强烈的道德批判意义。

四、结语

“民为贵章”不仅是孟子政治思想的集中体现,也为后世提供了重要的治国理念。它提醒我们,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尊重人民、重视民意都是治理国家的根本。通过学习这段经典,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以人为本”精神。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